手機版 | 網站導航
      東方科技網 文化 >

      長沙簡牘博物館展出198件漢唐宋元時期樂舞戲曲主題文物

      中國新聞網 | 2021-01-26 09:48:34

      《清平樂——黃河流域漢唐宋元樂舞戲曲精品文物展》25日在長沙簡牘博物館開幕,展出了198件漢唐宋元時期樂舞戲曲主題的陶俑、磚雕等文物。

      據了解,漢唐時期絲綢之路空前繁榮,各國商隊往來不絕,人民生活安定,為廣泛開展“百戲”活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宋元時期社會經濟活躍,政策更加開放,加上航海技術的提高,海上絲綢之路繁盛。此次展覽以《清平樂》為題,用生動鮮活的形象再現了漢唐樂舞的博采輝煌和宋金戲曲的細膩生動,讓觀眾體驗絲綢之路異域風情。

      本次展出的文物既有造型古拙的“漢代灰陶百戲俑”,也有惟妙惟肖的“魏晉南北朝歌舞俑”,還有曼妙婆娑的“唐代彩繪伎樂俑”,以及靈動活潑的“宋代雜劇磚雕”等。這批珍貴的戲曲文物,不僅記錄了中國戲曲發展史,同時也見證了絲綢之路開通后,絲路沿線國家在音樂、舞蹈方面的交流、融合與碰撞。

      鄭州市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執行館長李寶宗介紹,這批文物中的漢代百戲,如跳刀、頂碗、頂橦、走索、穿狹、噴火、幻術、飛車、吞刀、七圣刀等藝術門類,都是從西域或是古羅馬經西域傳入中原的。除了鼓、笛、鐘、磬等中國傳統廟堂樂器,這批文物還展現了從西域傳來的箜篌、篳篥、琵琶、拍板、方響、腰鼓等樂器。

      “樂舞戲曲是中國民眾文娛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它與傳統節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長沙簡牘博物館館長李鄂權說:“值此傳統新春佳節來臨之際,長沙簡牘博物館與來自中原的博物館聯合舉辦戲曲文物展,意在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同時,為人民群眾營造喜慶熱鬧的節日氣氛。”

      本次展覽由長沙市文化旅游廣電局主辦,長沙簡牘博物館、鄭州市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共同承辦。展覽將持續至今年3月6日,公眾可憑身份證免費預約參觀。(完)

      關鍵詞: 長沙簡牘博物館 樂舞戲

      相關推薦

      媒體焦點